封死他 发表于 2009-2-27 09:18:00

单机版速达软件3000的货品资料里的加权价是不是相当账本上的期初价?

金华管家婆软件客户提问:
我的QQ:498911903

小小小俏 发表于 2009-3-13 17:14:00

金华管家婆网友回复:
加权价是成本价,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成本会随着每一次的收入不断计算,你可以上网查一下加权价是怎么计算的。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
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以下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例1:货品A,期初结存数量10,加权价10,金额为100,发生业务如下:
销售11;
采购10,采购价格11;
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销售时,成本金额为11*10=110;销售后结存数量:-1;加权价:10;结存金额:-10;
采购后,结存单价位:(-10+10*11)/(-1+10)=11.111111
软件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库存商品加权价变动异常:
在移动加权平均法的核算方法下,最常见的情憨弧封旧莩搅凤些脯氓况就是库存商品加权价变动异常。一般用
户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查看货品成本,可能会发现一些货品的成本价变成一个很大的数值,或者是变成了一个负数。出现这种情况之后,不用着急,软件提供了相应的报表来查询加权价的变动过程;
    当用户对成本价感到有疑问的时候,可以打开“进销存”——“期末处理”——“成本计算底稿”进行查看;成本计算底稿如下图所示,是一个非常明细的报表;
    在“成本计算底稿”中,非常清晰的列出了每笔业务时的数量、成本及发生之后结存的数量和成本;用户可以按照移动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公式一笔一笔的计算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加权价变动的;
    加权价变动主要有下面两种原因:
a、 加权价没有计算:
如果用户作了很长时间的业务,但是由于某些缘故一直没有查看过报表;在这种情况
下,加权价可能没有计算,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导致查看货品资料的成本价不正确;
这种情况导致的加权价变动只需要打开一次成本计算底稿,货品成本计算一次就正确了;
3、出仓类单据成本不正确
在6.6以前的版本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解决方法和加权价变动异常是一样的;
在6.6以后的版本中,软件做了一个限制,不允许加权价一次变动5倍以上;如果用户作了这样的操作,就会出现出仓成本不正确了;下面的图片可以说明:
货品A第一次采购价格70,第二次采购价格600,两次采购成本相差5倍以上,所以导致销售单成本价为600,没有计算;
这种情况下只能建议用户避免这种情况了;
4、账面库存汇总表金额与财务系统不相符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进销存系统与财务系统的精确度不同,两者之间存在误差是正常的。如果差距很大的话,可按照下面的步骤检查:
a、 检查期初余额是否相同;
b、 检查过滤条件、方法是否有误;
c、 从第一个月开始查看,检查问题是从那个月开始的;
d、 对于某一个月的成本,可以这样检查:
采购类单据成本可以直接查看采购类单据对应的凭证,看单据与凭证是否一一对应;
销售类、仓库类单据成本按照“结转成本”中的附件来检查,看与对应的凭证是否一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单机版速达软件3000的货品资料里的加权价是不是相当账本上的期初价?